臺北市自來水普及率達99.5%以上,有80多年的草山水道系統,其部分設施仍在運作中,其中天母水管路是熱門的登山路線,而圓山水神社的歷史遺跡,見證了臺灣百年水道史的演變,這座迷你神社,就位於捷運劍潭站對面、臺北自來水事業處陽明分處的後方山坡上。
1895年到1945年日本殖民臺灣期間,將日本的神社文化帶進臺灣,共建造了近200座大大小小的神社。神社各具功能,在臺北市9座神社中,有奉祀國土經營守護神「開拓三神」的臺灣神宮(又名臺灣神社,原址現為圓山大飯店),有庇佑五穀豐收「倉稻魂命」的稻荷神社(現西門紅樓右側),而日本水神的神社位於中山北路旁的劍潭山上。
日本人接管臺灣時,臺灣的水源衛生條件不佳,因此接管臺灣後,第一套飲用水系統在1907年完成,即現今的公館水源地,到了1928年,臺北城人口快速增加,公館的自來水供水量已經不敷使用,於是選定湧泉豐沛的竹子湖與紗帽山新建第二套輸水系統,稱為「草山水道」,歷經4年完工。
當年草山「水路」從海拔近千公尺的山上一路往下走的:從竹子湖、紗帽山取水,通過數座接續井貯存起來,然後經過陽明溪水管橋、草山水管橋、天母水管路,再到三角埔發電所進行水力發電,之後的水流會進入圓山貯水池,最後通過中山橋水管,將水送進市區,全長超過十幾公里,是全臺第一個設置水管橋的水道系統,也是唯一於系統內包含水力發電的水道,單一系統給水量更是全臺最高。
艱辛的水道興建工程造成諸多死傷,為了撫慰亡靈,也為了奉請水神守護得來不易的寶貴水源並祈求草山水道營運順利,1938年,即圓山貯水池啟用的7年後,於池的南側興建了水神社。
圓山水神社 的官網
臺北自來水(陽明營業分處的入口)
臺北自來水(陽明營業分處)的左邊,有小路可通往圓山水神社
臺北自來水(陽明營業分處)的左邊小路入口
往上走,大約要經過183石階,可抵達圓山水神社
取右線,圖中有蓄水用的「活水頭」高塔,現在的塔面佈滿綠色的植披
八角配水井
往前走,遇到叉路,取右線前往圓山水神社
再往前直行
圓山水神社的參道入口
左圖是手水缽是信徒進入神社參拜前淨手的地方,右圖是石燈籠
圓山水神社有三層,目前在第一層(最下層)
第二層(中間層)
犬的石雕,第二層(中間層)
第二層(中間層)往上看
往第三層(最上層),走上去
第三層(最上層)的主殿,目前是一座簡單的中式小涼亭,改拜中國水神水仙尊王,即治水有名的大禹
第三層(最上層)的參拜小爐
從第三層(最上層)往下看
從第三層(最上層)往下看
回到第一層(最下層),第一層(最下層)旁邊的花園
第一層(最下層)旁邊的花園
走回臺北自來水(陽明分處)
台北市劍潭山步道(一)
台北市劍潭山步道(二)
台北市劍潭山步道 萬壽園 ➪➪ 北安路77巷登山口的路程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